近日,第三届全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话会暨“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理工大学举办。来自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郑州大学等60余所著名高校的100多名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家、学者在一起进行了集中研讨。
第三届全国高校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话会现场
研讨会由河南理工大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办,《探索》《理论与改革》《理论月刊》《长白学刊》《江苏大学学报》编辑部协办,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承办。
在主题发言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卢黎歌认为,当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集中在共同体构建的基本原则、基础与前提、价值与意义、实践与方案、形态以及与国际法的关系等方面,下一步研究应对现有基础性理论进行深化、对当前国际不同声音进行剖析,着重在价值观方面有所突破,讲清共同体与爱国主义理论、国家观、民族观的辩证关系等。中山大学教授钟明华表示,共同体视域下的人类特指近代的人类,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文明形态上的命运观,人类命运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共同体的建构是利益、价值、责任的统一。天津师范大学教授秦龙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倡议的提出,是全球发展的价值选择从冲突对抗转向命运与共、价值评价从二元对立转向多元主体、价值行为从抽象思维转向实践思维的结果。扬州大学教授刘勇表示,作为“一球两制”时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吸收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人类一切肯定成果的阶段、创造一个比资本主义更具有文明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共同体发展机制的阶段、构建对于资本主义具有全面优势的社会主义共同体阶段。此外,北京大学研究员宋朝龙、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陈媛等14位专家还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其它问题作了发言。
在分组讨论环节,四个分论坛分别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基本理论阐释、基本逻辑研究、与全球治理关系阐释、当代价值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燕山大学王建洲、浙江大学桑建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白洁、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饶明奇代表各自论坛向大会作了汇报。
会议还安排了学术期刊编辑与专家交流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编辑部主任蒋旭东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主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包括共同体的思想定位,建构的原则、策略和路径,和全球治理及世界现代化的关系,特别是和共产主义的关系,等等,都是刊物所特别关注的,论坛的价值就是通过研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杂志社教授王骏指出,编辑和高校学者之间要加强交流,共同推出好的成果。
中山大学教授钟明华在总结发言时指出,会议主题聚焦前沿、引领发展,问题探讨专业、深入,形式新颖、含金量高,是一次成功的盛会,希望大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各种问题。
“通过对话和研讨,积极推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安士伟在致辞中说。
河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安士伟致辞
研讨会搭建了全国中青年马克思主义学者对话交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的平台,对推动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研究,进而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徐春浩 李海玉)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