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CGTW制播分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独家
中国书画大师向石的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18-12-26 来源: Talking淘新社

CCTV我爱你中华节目运营中心副主任黄延拜会齐白石老先生的大弟子娄师白的爱徒向石老师。


未标题-1.jpg


向石,姓向,名石,号先发,中国书画大师。1949年生于湖北京山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向石在九岁的时候受到了村里老书画家的影响,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开始自学书画。自小生长在大山怀抱里的他对于大自然有着难言的亲近,一草一木一花一鸟都是他最好的玩伴也是他最好的模特,大山里的草木花鸟在向石的笔下铺陈渲染,兴趣的种子就此萌芽,一发不可收拾。


提起向石大师,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研究院理事”,“盛世中国百名书画界领军人物”,“中国书画界十大名家”等等荣誉称号。在没见到向石大师之前,我和众人一样对向石大师的印象只是种种荣誉的代名词,仰之弥高,但也始终多了一份距离感。


以前常听人说书画作品透露的是书画家的个性和风骨,这句话的含义在我见到向石大师之后方才领悟,脑海中只余八个字“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正如书画作品所传递的那样,向石大师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质朴儒雅,平和谦逊,真正有着文人墨客的清雅,房间里的陈设也十分简朴,空气中充盈着的笔墨香气让人的内心不由自主的平静下来,再捧起一杯热茶,轻抿一口,就仿若置身于山水画卷中。之前对于向石大师刻板生硬的印象在此时立刻生动起来,就像穿云拨雾后看到了大山的真容,虽然依旧令人仰目,但却多了一份真实感和亲切感。在书香墨香茶香氤氲中,向石大师用幽默醇厚的语调向我们讲述了自己和书画的不解之缘。


1999年,向石大师带着自己历时两年方才完成的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长13米,高0.8米)代表湖北省来参加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这幅巨作甫一亮相就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热切关注,被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滇池晨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专题报道。


烙画是一门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的艺术,讲究的是“意在笔先、落笔成形”,这其中不光要用到国画的种种手法,还要有色彩上的层次变换,对作画人的技艺有极高的要求,因此这幅烙画作品《清明上河图》的价值不言而喻。这幅作品耗时两年方才完成,向石大师也一时间声名鹊起,受到了海内外的众多关注,而在这荣誉的背后,向石大师艰难的的探索之路远不止两年,而是整整二十多个春秋变换。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烙画《清明上河图》(部分)


向石九岁开始自学书画,在15岁那年偶然间发现了烙画艺术。当时,他在家做饭时忘了把火叉从灶膛里取出来,当他再去添柴的时候,发现火叉已经烧得通红,他连忙将火叉拿出来放在一旁劈好的木柴上,火叉刚放上去就开始冒烟,再拿起来一看,木柴上留下了一个漂亮的火叉印,接着,向石又用同样的方法在木板上画出了一个小南瓜,向石一下就被深深的吸引了,他觉得烙出来的画颜色美极了,而且落笔的轻重变化使得每一笔的颜色都不尽相同,跟传统的书画作品大相径庭,他仿佛推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对书画的热爱驱使他在没有任何老师指点的情况下,开始自行摸索研究烙画艺术,但现实是残酷的,尽管向石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但直到他二十六岁也仍旧只能画出一些简单的东西。为了将烙画研究透彻,也为了学习更深层次的书画技艺,几经思索之后,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拜师深造之路,辗转了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四川,云南等几十个省市,每到一处都要请专家指教,看书画展,然后自己再细细揣摩,经常为了一个作品废寝忘食。在经过了二十多年不断的学习探索后,向石的烙画艺术已颇具造诣,他这才开始着手做《清明上河图》烙画,又经过两年的时间,这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烙画巨作方才展现在众人面前。


除了烙画艺术巧夺天工之外,向石大师还学习临摹了很多书画名家的作品,深造了书法,国画,油画,之后更是拜在娄师白、陈大朴这两位现代书画界的中流砥柱门下学习,吸取了两位老师画作的精髓,将其和自己独有的元素糅杂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向氏风格”,受到了各界社会人士的好评。




国画作品


640.webp (5).jpg

油画作品


尽管向石大师现在已经是我国现代赫赫有名的书画大家,但在提到娄师白、陈大朴这两位授业恩师的时候,向石大师依旧表现的恭谨谦逊,两位老师的教导让向石大师在书画创作和书画精神上都有了新的认知。有一次,向石送给了娄师白老先生一副山水画作,他老人家看到后不禁感叹:“现在还有这样用功的人啊!”,说到这儿,这位大师级的书画家赧然一笑,眼睛里溢满了对于恩师的敬仰尊崇,向石对于书画创作的坚毅刻苦得到了两位老师的充分肯定,这对于向石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种肯定不仅是对向石作品的赞扬,更是对他几十年未改初心的书画精神的肯定。


对于好的书画作品,向石大师也有着他独特的判断标准,他一直认为,好的书画作品就是要经过历史的检验,让它成为历史的承载,这也是向石大师对自己的书画作品的标准。接踵而至的名利和地位丝毫没有影响到向石大师对于这份标准的执着,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初心,一心只想着如何做出好的书画作品。终于,经过多年的学习探索,向石大师又自创了古法画作,赋予了笔下的书画作品独特的风格与神韵。我们一行人也有幸欣赏了向石大师的墨宝,他的作品结体严谨,笔墨厚实,端庄清丽,虽然看似平淡,但细细看来,其笔锋浓淡间自有意境变换,山水转合处无不蕴含着向石本人的风骨,而在这些刻画入微、惟妙惟肖的画作背后,是向石大师多日伏案的勤勉,一幅山水画通常要用三四天的时间,为了抓住闪现的灵感,忘记吃饭也是常有的事情,可见,这些精妙绝伦的作品不光需要书画家高超的技艺,更需要对书画几十年如一日的用心和热忱;也正是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书画家的初心,从九岁开始的自学书画,一直到现在的功成名就,这颗初心从未动摇。


640.webp (6).jpg

向石大师在作画


向石大师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华清风书画协会常务理事”“全国名人书画工作委员会委员”,是无数书画爱好者临摹学习的对象。在2009年,其作品古法国画山水《高士归隐图》以及书法作品《沁园春.雪》被中央党校收藏。


640.webp (7).jpg


在2011年6月,向石入选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报道》组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特刊的《正气中国》一书;11月,向石在第七届金鼎奖全国书画大赛中获书法,美术两项金奖,并被授予“全国书法美术百杰”荣誉称号;同年11月,全国名人书画工作委员会又授予向石“盛世中国百名书画界领军人物”称号。


640.webp (8).jpg


2012,2013,2014年向石大师连续献礼两会特展,并在2012年入选“中国书画界十大名家”。会后有百家权威网络媒体报道特展。


在我们旁人看来,向石大师已经取得了颇高的成就,但他自己却并不在意,更不满足于此,因为向石大师有着更高的追求和更大的梦想,他始终认为书画家是应该有着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所以这些年向石大师取得的诸多成就不但没有让他有丝毫的松懈,反倒像警钟一般时刻提醒着向石大师要坚持书画精神,而所谓的书画精神也是向石大师的梦想:“书画艺术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是中国人的智慧和骄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的展现,作为子孙后辈一定要延续下去。作为自身而言,更是不能懈怠,持之以恒的坚持书画艺术,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向石大师一直用这句话警醒自己,激励自己做出好的作品,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这也是向石大师这么多年坚守本心,潜心钻研的原动力。


向石大师的一番话然我们深受触动,这样一位享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家,对于名利地位却毫不在意,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着书画精神和文人的风骨,这在当下这个浮躁的社会显得难能可贵,而当代美术的发展也正是需要向石大师这样有思想有深度的书画家,用毕生的心血坚持走自己的书画艺术之路,不为名利,只为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弘扬。他们对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保留和传承、创新和探索都将赋予书画一种全新的艺术享受。


640.webp (9).jpg

向李昌钰博士赠送向石大师书法精品